
科技助力,为教育提速
400-626-1086
9:00-21:00 (周一至周日)
-
商务合作
- 邮箱:market@ixunke.cn
- 手机:13849083012
- 电话:400-626-1086
- Q Q:2998951582 点击交谈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中环路与龙源西四街交汇处启迪郑东科技城15号楼508室
-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迅课学堂
- 确 认
最近,不少细心的老师发现,微信公众号文章里部分关键词突然“变蓝”了!点击这些蓝色词汇,竟能直接弹出相关搜索结果,无需跳转,一气呵成。
这个被称为 “小蓝词” 的新功能究竟是什么来头?它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阅读体验?今天小迅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一、小蓝词从何而来?
之前有接触过抖音运营的老师可能已经发现,这种关键词变蓝并链接搜索的功能并非首次出现。事实上,抖音平台早已在评论区应用了类似的 “小蓝词”机制。
在抖音的生态中,小蓝词的出现遵循着一套智能算法逻辑:当大量用户频繁搜索某一关键词,且该词在视频评论区出现时,系统会自动将其标记为蓝色,用户点击即可直接搜索相关内容。
抖音小蓝词拥有三种展现形式,共同构建了立体化的导流入口——
1.评论区吸顶词
点开评论区顶部,通常会显示有“大家都在搜:XXXXXX”的文字,蓝色字体就是“小蓝词”的展现形式之一,点击后就能直接跳转新的搜索页面了。
2.评论内容关键词
评论区用户发布的评论内容,某些关键词也可能会变成蓝色样式,同样可以点击、可以跳转。
3.底BAR相关搜索词
有的短视频的底端会展示“相关搜索·XXXXXX”。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底BAR可以配置的组件有很多,同点位优先级顺序是:合集>热点>相关文章>相关视频>相关搜索。
也就是说,“相关搜索”的优先级是最低的,如果有其他组件,那么“相关搜索”就不展示了。
这些设计显著提升了内容曝光度和引流效率,现在微信显然正在将这一成功经验引入公众号生态。
二、抖音&微信“小蓝词”区别
在最新灰度测试中,当用户浏览部分公众号文章时,会看到部分专有名词被标注为蓝色字体,同时右上角还出现了放大镜图标。点击这些蓝色关键词后,系统会弹出一个信息窗口,展示与该词相关的搜索结果。
这些结果丰富多样,包括:
→ 相关的公众号文章
→ 权威的搜狗百科词条
→ 平台推荐的内容
→ 甚至相关广告信息
虽然灵感来源相似,但与抖音小蓝词不同的是,微信公众号的小蓝词在实现逻辑和用户体验上仍有自己的特色:
○ 自动化标记,无法人工干预:与抖音类似,微信的小蓝词也是全系统自动化标记,创作者无法主动添加或干预哪些词变蓝。这确保了标记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 专有名词优先:从测试情况看,微信倾向于将专业术语、知名品牌、人物名称等专有名词转化为小蓝词,而非普通词汇或热门话题标签。
○ 阅读场景深度整合:微信将小蓝词直接嵌入文章正文,而非仅限于留言区,这与公众号的长文阅读场景高度契合,降低了用户的知识获取门槛。
三、小蓝词有哪些展现形式?
1.正文内自动出现
在文章正文中,系统自动将部分专有名词(如品牌名、专业术语、人物名称等)标记为蓝色字体,并在右上角附加放大镜图标作为视觉提示。
用户点击后,移动端弹出悬浮窗展示搜索结果(含相关文章、百科、广告等),无需跳转离开当前阅读界面;PC端微信则会跳出新的搜索结果页面。
完全由算法自动化标记,创作者无法人工干预选词,侧重提升长文阅读时的即时知识获取效率。
2.留言区关键词
用户发布的留言内容里,部分关键词也会呈蓝色样式。
例如,在科技类文章留言中,若有人提到 “R1是深度思考模型”,其中 “深度思考模型” 可能会显示为蓝色,点击即可跳转到相关搜索页面。
3.留言区顶部
在留言区顶部,我们常能看到 “都在搜:XXXXXX” 的字样,其中蓝色字体即为小蓝词。
比如在一篇关于儿童节的文章留言区,可能会出现 “都在搜:小时候童年时光的回忆”,点击蓝色的 “小时候童年时光的回忆”,就能直接跳转至相关搜索页面。
这3种热词跳转入口,本质上是将搜索场景前置到内容消费末端,进一步增加了搜一搜流量的权重。读者在浏览完文章后,会被即时引导进入新的搜索场景,形成"阅读-搜索-再阅读"的闭环。
这种设计让优质内容获得二次曝光的可能,但也对文章的搜索友好性提出更高要求。
四、如何抓住“搜索流量”?
新手想抓住搜索流量,关键分四步——
第一步,先找需求再写文。
别急着写自认为好的文章,先用“搜一搜”查看热门搜索词,了解用户真实需求。
如育儿号,可以先搜“宝宝发烧”,看联想词“宝宝发烧怎么办怎样退烧快”“宝宝发烧吃什么食物比较好”,这些才是热门选题,可以记录下来作为选题备选。
第二步,标题巧变“吸铁石”。
标题要包含搜索词,吸引点击。
例如育儿号用“2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附20个退烧误区自查表(新手爸妈必存)”,藏了“2个月”“宝宝发烧”“退烧误区”三个搜索词,还用数字和场景增强可信度。
记住人群+痛点+解决方案的标题公式。
第三步,文章埋好“路标”。
开头200字直接回答搜索问题,中间穿插长尾关键词,结尾设计“传送门”引导进一步搜索。
如开头“最近很多宝妈问‘宝宝发烧怎么办?’,今天特意请专业儿科护士分享3个立竿见影的方法,教你科学退烧不慌乱”,中间把“发烧护理”改成“不同温度下发烧的护理注意事项”,结尾引导“搜索‘发烧护理’查看更多情况及应对方式”。
第四步,流量滚雪球式增长。
1)每篇文章末尾可以再放3篇带搜索关键词的“相关阅读”
2)旧文修改标题/开头,融入新热搜词
3)每月整理热搜词做专题
选择关键词的时候,一定要跟正文是一个正常联动关系,这样搜索出来的流量也是精准的。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关键词搜索而来的“长尾流量”同样也是精准且相对高质的,用户后续的关注意愿可能也会更加强烈。
对于品牌商家而言,优化关键词的SEO是有效利用搜索流量、吸引潜在用户的第一步。
所以,关键词的布局还应在文章内容、标题、图片等位置布局的基础上,配合留言区互动+话题的二次种草,这样才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触达目标用户,为文章锦上添花,进一步获取用户流量。
科技助力,为教育提速
400-626-1086
9:00-21:00 (周一至周日)